一个真正懂得爱与包容的男人,原来是这样的

关键词:情绪不稳定

问: 冷爱老师您好。我有一个困扰我很久的事情想请您解答。


(资料图片)

本人96年,老公95年,上年底刚结婚,我们一切都很好,问题在于我的情绪不稳定给我和他很大的消耗。

我就是会因为一点点事情就突然生闷气了,不说话也不理人,冷暴力那样对他。

我看过挺多沟通的书,但在那个时间试过了,那些方法都没用,心里怎么劝自己都没用,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,心里万分痛苦。

我和我老公都是很愿意沟通的人,每次我俩闹不开心到了睡前都会说开,到那时我会控制不住的哭,边哭边沟通,跟他表达了我为什么不开心,我的需求是什么;

我们那会是完全的非暴力沟通,最后都会抱在一起安慰对方,我跟他说对不起我又生气了,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他说没关系,说出来就好了……

事后我会记录这次闹的原因,过程,还有解决的方式。

我的最终问题是,即使我们经常沟通,但这种事情还是会反反复复发生。

我做了很多努力还是败给了莫名其妙的情绪,让他原本很容易开心的人变得也不开心,我不想消耗他,也不想消耗自己。

麻烦冷爱老师解答下如何能让我做情绪的主人呢,我想经常性的开心而不是老是陷入自己的烦恼世界里。万分感谢。

冷爱回复:

看完这篇提问后,我开句玩笑话:“女主确定自己不是来秀恩爱的吗?”,女主的老公是个好老公,虽然女主经常闹情绪,老公也愿意和她沟通、包容她,这样的老公值得珍惜。

女主也是一个有觉察的姑娘。她没有把老公的包容当做理所当然,会反思自己、会学习沟通,这样的行为值得赞赏。

但女主对沟通、对情绪的学习,还没有抓到重点。我从以下几方面详细回应女主。

一,不要试图做情绪的主人。

女主的目标选错了。女主问如何才能做情绪的主人呢?当女主有这样的目标时,就容易陷入和情绪的对抗。

其实女主更需要做的是跟自己的情绪和谐共处。每一个情绪都是有来由的。

女主现在只看到这些情绪带给自己的坏处,但这些情绪可能对女主好处。

这些情绪就像使者,提示我们一些信息。

女主所谓的情绪问题,其实是收到了一组密码,但女主还没有破解这组密码,还不知道这些情绪在给自己提示什么?

这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!就像一个乞丐坐在一个装满黄金的箱子上,总是在向路人一次又一次地乞讨,但他从未打开箱子去看一看自己真正拥有的是什么?

所以,女主不要把情绪当作自己的敌人,也不要试图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。

女主要放下想经常性开心的期待,这是试图做情绪主人的体现。

二,看书不能解决情感问题。

女主除了目标错了,方法也错了。

女主说自己看过挺多沟通的书,也试过、但那些方法都没用,心里怎么劝自己都没用。

为什么会没用呢?因为看书给我们的只是认知,但情感是体验性的。

这就像游泳一样,就算我们看了365本游泳的书,但如果把我们扔到水里,还是不会游泳。

书能提高我们的认知,认知属于人体内的理智中心,但情绪属于情感中心。

为什么女主情绪不稳定的事情会反复出现,因为女主并没有连接到自己的情感中心。

反复出现的情绪体验背后,有很多种原因。比如,原生家庭的创伤、亲密关系中的创伤没有被疗愈。

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小伙伴来说,可行的解决方法不是看书,而是连接一个安全的场域,或者建立一段安全的关系。

在安全的场域、关系中,不断体验到爱与支持,情绪会逐渐更加稳定。

三,找到内在的群主才是核心。

虽然当女主一次次闹情绪时,女主的老公现在还是会包容她,但想必女主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。

当我们有情绪时,最重要的不是对外沟通,而是向内探索。向内求,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。

怎样向内求呢?我分享两种方法:

1、情绪觉察和情绪日记。

每当自己有情绪时,女主可以问问自己:如果我的眼泪能说话,它想告诉我什么?如果我的心跳能说话,它想说什么?

虽然女主每次闹情绪后,事后会记录闹的原因、过程、还有解决的方式,但我们推测女主更多地是从理智层面去复盘。

而情绪是情感中心的事情,所以女主要结合情绪日记去复盘。

关于情绪日记,我们之前写过很多的文章,大家可以在我们的号翻阅学习。

比如,当女主在生闷气时,可以问问自己:我具体有哪些情绪感受?我记忆中第一次生闷气是什么事情?是对谁生闷气?

2、找到群主。

我们的体内,其实存在着一群的「小我」。

比如,我们早上想起床又赖床时,就有两个「小我」在打架,一个「小我」想起床,一个「小我」想赖床。

所有想要自我提升的人,都要记住一句话:我不是我,我是「我群」。

情绪不稳定、情绪反复,也是很典型的几个「小我」在打架。

女主内在的一群小我中没有一个稳定的群主,所以「小我」们经常起内讧。

一个内在没有稳定群主的人,往往是因为内在的小孩没有成长好。

虽然女主已经长大成人了,在内心还住着一个小孩。

内在的小孩有很多的委屈、难过、愤怒、怨恨等情绪。

所以,女主才会无法自控地情绪不稳定。

让内在的小孩重新好好成长,我们才能发展出「大我」,我们的内在才会有一个稳定的群主。

以上三方面,是对女主的回应。

女主说不想陷入自己的烦恼世界中,其实烦恼即菩提。

所有让我们烦恼的事情,都可能让我们更加智慧。

主创团队 | 冷爱 方赏 茜茜

本文的插画,任何网站、报刊、电视台、公司、组织及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。

关键词:

编辑: MO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新闻

精彩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