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邢生祥
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总工会获悉,自“县级工会加强年”专项工作启动以来,青海工会扎实开展“兜底建”工作,根据县城小微企业分散灵活、职工人数少、流动性大的特点,按照地域相近、行业相同的原则,着力推动区域(行业)工会、乡镇(街道)和园区工会、社区(村)工会建设,建强做实“小三级”工会组织。
青海各级工会着力推进“县级工会加强年”专项工作,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整困难职工帮扶政策,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帮扶,为1490户、4999名在档困难职工分配帮扶资金2600多万元。青海省总工会安排专项资金45.7万元,以县级工会为主体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,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人数达到11.6万,较上年同期增长26.7%。
同时,青海工会强基层、补短板、增活力,不断加强基层职工服务阵地建设,努力构建青海特色服务职工新体系。围绕工会帮扶中心赋能增效,打造服务职工综合体、引导企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、塑造幸福生活环境等开展试点,推树试点工会帮扶中心3个、试点企业5个。深化职工帮扶服务,2022年,开展金秋助学活动,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大学生693名,发放助学资金513万元;为250名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,帮助实现就业80人。各级工会筹措送温暖资金2818万元,走访企事业单位405家,看望慰问职工4万多人。
同时,青海省总工会单列专项资金分门别类支持基层工会阵地建设,投入1562万元支持基层工会群团服务中心和职工维权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,投入700万元支持县级工会各项能力建设,投入221万元支持58家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,投入105万元支持全省585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,投入100万元支持124个环卫工人爱心早餐站点,投入36万元支持8个司机之家和1个流动司机之家建设。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为2万名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免费体检。
此外,青海探索建立“组织共建、阵地共用、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办、服务共融、人才共育”的群团协同化“六共”机制,投入专项资金586万元,实施24个协同化项目,拓展了“海北样板”“黄南模式”“海晏方法”等一批体现创新性、具有实践性、富有成效性的经验做法。加强基层联席会议机制督查,督导县级工会落实好与政府的联席会议机制。2022年,组织执业律师和职工法律服务志愿者深入44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以“五个一”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活动。